申请开通分站导航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师资培训 - 名师讲堂 - 王毓麟

王毓麟

      王毓麟,男,1940 年出生于北京,竹笛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原河北省歌舞剧院一级演奏员、指挥,河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顾问。王毓麟自幼喜爱音乐,1952 年,12 岁的王毓麟开始学习吹笛,我国的北派竹笛大师冯子存先生是他的启蒙老师,跟随冯子存先生学习竹笛演奏是王毓麟竹笛生涯中极其重要的经历。新中国成立不久,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非常艰苦,王毓麟用平时攒下来的两毛钱为自己买了一支笛子,并且每次都带着他唯一的笛子找冯子存先生学习吹笛。在学习过程中,冯子存先生细心地教给他竹笛的吹奏方法和技巧,由于当时还没有筒音作“re”指法的称呼,因此冯子存先生便亲自示范教给王毓麟竹笛筒音作“re”的指法和其他的竹笛吹奏技巧。正是受到了冯子存先生的亲自指点和传授,王毓麟每天坚持练习并熟练地掌握了竹笛的吹奏技术,长期刻苦的练习使他的竹笛吹奏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跟冯子存先生学习的第一首笛子曲是《小寡妇上坟》。跟随冯老学习竹笛吹奏的这段时间,王毓麟对竹笛演奏更加热爱,在学习过程中他逐渐吸收了冯子存先生竹笛演奏的精髓,并慢慢领悟到了竹笛演奏的真谛,这些都为他之后的竹笛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功底。冯子存先生的启蒙教育,对王毓麟的竹笛演奏,以致后来他的竹笛音乐创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段宝贵的经历是王毓麟竹笛演奏和创作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1958 年,王毓麟以优异的成绩和优秀的竹笛演奏水平考入了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当时称河北音乐学院筹备处),入学后跟随杨立忠先生学习竹笛演奏,当时的王毓麟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思维活跃、性格开朗的他喜欢探索和创新,经常会创作一些竹笛练习曲和音乐小曲。在附中学习的日子里,王毓麟一边自学作曲一边尝试创作,长期写作的积累使他的创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1959 年,王毓麟创作了他上学以来的第一首竹笛独奏曲——《大青山下》。说起这首作品的名称,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笔者在采访王毓麟先生时他回忆,当时和同学去拜访一位老师,看到了老师家里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山水画,画的题名为“大青山下”,王毓麟看到之后觉得这幅画与名字很有意义,因此,他创作的想法油然而生,之后就根据这幅画的名字创作了一首同名的竹笛曲,这就是在他 19 岁时创作的《大青山下》,之后这首作品被编入了刘含有的《跟名师学笛子》竹笛教材中。

      音乐创作方面,王毓麟对音乐创作手法掌握地更加娴熟,他不仅创作了一些具有民间音乐风格的乐曲,而且改编了一些国外的民间音乐,将其移植到竹笛的演奏中。1961 年,才华横溢的王毓麟来到河北省歌舞剧院参加工作,除了在乐团中演奏竹笛声部之外,他主要还担任乐团的指挥工作。刚刚参加工作的王毓麟具有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工作中指挥排练了多部作品,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68 年,参加了上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九周年演出”的活动,指挥演出了芭蕾舞剧音乐《白毛女》,对于当时的王毓麟来说,这次演出同样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而且这是 28 岁的王毓麟第一次上台指挥演出,他的内心激动澎湃又有些紧张,但是凭着他所积累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多地表现出了坚定和勇敢,最终在这次演出中大获成功,这次演出的成功是王毓麟登上指挥舞台的开端。1980 年,“华北五省音乐会演”活动在天津举办,在这次会演中,王毓麟创作的竹笛协奏曲《花木兰》首次亮相,这首作品的演奏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同年,河北省人民广播电台邀请王毓麟先生录制了这首竹笛协奏曲,并多次播出了这首作品,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王毓麟曾经在西洋乐团担任长笛声部的演奏,但从小养成了吹奏竹笛姿势的习惯与吹奏长笛的姿势相反,对于已经养成了演奏习惯的王毓麟来说,这是个不小的困难,但为了能学到更多的乐器演奏和知识,他每日加强长笛的基本练习,最终克服了困难,并多次外出参加演出。1981 年,王毓麟创作的一部西洋管弦乐曲《燕赵颂》荣获河北省颁发的“文艺振兴奖”。除此之外,王毓麟在河北省歌舞剧院工作期间还创作出多部舞蹈音乐、歌曲、戏曲、舞剧音乐、室内管弦乐作品等等。

二维码
意见反馈